降低购物车弃购率的秘诀,你知道吗?

购物车弃购率是指用户将商品加入购物车,但没有完成支付的比例。这是电商行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,据统计,全球平均的购物车弃购率高达70%。这意味着有大量的潜在客户和收入被浪费了。
 
那么,该如何降低购物车弃购率呢?其实,有些相对简单而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提升客户的转化率和忠诚度,从而增加销量和利润。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继续往下浏览哦~
 
 
NO 1. 「结账流程」
 
 
结账流程是影响用户是否完成购买的关键环节。如果结账流程太复杂、太冗长或太麻烦,用户很可能会放弃购物车。因此,优化结账流程是降低弃购率的最好方法之一
 
 
01减少结账步骤
 
尽量减少用户需要填写或点击的信息和页面,让结账流程快速而简单。最好不要超过四个步骤并在每个步骤中显示进度条,让用户知道还剩下多少步骤。
 
02 避免强制注册
 
有些网站会要求用户在结账前注册或创建账户,这会增加用户的负担和抵触情绪。你可以提供游客结账的选项,或者让用户通过社交媒体或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速登录
 
03 提供多种支付方式
 
不同的用户可能有不同的支付偏好和习惯。如果你只提供一种或几种支付方式,可能会失去一些客户。因此,你应该提供多种支付方式,包括信用卡、PayPal、电子钱包(OIWI、Yandex.Money、WebMoney、Alipay、M-Pesa等)、网银转账等,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。
 
04 显示订单信息
 
用户在结账前需要知道自己要付多少钱,以及商品何时能到达。你应该在结账页面上显示清晰的订单信息,包括商品价格、运费、税费、优惠券、折扣、配送时间等,并且及时更新订单总额
 
05 增强数据安全感
 
用户在结账时需要输入自己的敏感信息,如姓名、地址、银行卡号等。如果你的网站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,用户可能会担心自己的信息被泄露或盗用。因此,你应该使用可靠的安全技术和支付合作伙伴,如SSL证书、HTTPS协议、支付安全等。
NO 2. 「召回策略」
 
召回策略是指在用户放弃购物车后,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,重新吸引并鼓励他们回到网站完成购物的策略。召回策略可以有效地挽回那些已经表现出明显购买意愿的用户,增加销售额和收益。
 
01 发送弃单召回邮件
 
弃单召回邮件是指发送给浏览过网站、并进入结算页面生成了初始订单,但最终没有成交就离开的人,重新吸引并鼓励他们回到网站完成购物的邮件。弃单召回邮件常常带有优惠券代码、产品图片、号召性用语(CTA)按钮等,以吸引人们返回结账页面。数据表明,使用弃单召回电子邮件的企业可以赚回3%–14%的销售损失。
 
02 设置自动短信提醒
 
自动短信提醒是指在用户放弃购物车后,通过短信的方式,向他们发送一些简短而有力的信息,以提醒他们完成订单。自动短信提醒可以利用用户的手机便捷性和即时性,及时地触达用户,并促使他们采取行动。数据表明,自动短信提醒可以将弃单率降低26%
 
03 社交媒体广告
 
社交媒体广告是指在用户放弃购物车后,在他们浏览社交媒体平台时,向他们展示与他们放弃的商品相关的广告。(可通过再营销广告实现二次/多次曝光)社交媒体广告可以利用用户的社交习惯和兴趣点,多次地向他们展示商品,并激发他们的再次购买欲望。数据表明,社交媒体广告可以将弃单率降低10%。
 
 
NO 3. 「强化商品稀缺性」
商品稀缺性是指商品的供应量小于需求量,或者商品有时间或数量上的限制,从而使得商品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吸引力。商品稀缺性可以有效地激发用户的紧迫感和冲动感,并促使他们尽快下单。
 
01 设置倒计时或限量
 
当用户看到商品有时间或数量上的限制时,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抢先机会,如果不及时下单,就可能失去优惠或机会。因此,你可以在商品页面上设置倒计时或限量,并用不同的动画或效果来突出显示。例如,你可以用闪烁、跳动、滚动等方式来显示。
 
02 显示商品的库存数量
 
当用户看到商品的库存数量很少时,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稀缺资源,如果不赶快下单,就可能错过机会。因此,你可以在商品页面上显示库存数量,并用不同的颜色或字体来突出显示。例如,当库存数量低于10时,你可以用红色或大号字体来显示。
 
03 显示商品的浏览量和收藏量
 
当用户看到商品的浏览量或收藏量很高时,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有吸引力的产品,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需求度。这会增加用户的好奇心和购买动机。因此,你可以在商品页面上显示浏览量或收藏量,并用不同的颜色或字体来突出显示。例如,当浏览量或收藏量超过一定数量时,你可以用红色或大号字体来显示
 
NO 4. 「小编寄语」
以上就是小编想要分享的降低购物车弃购率的一些想法参考,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小tips,比如显示用户的高优评价、分享以及推荐;显示配送费减免或折扣优惠信息;提高网站的加载速度;优化网站的框架,页面美观度等等。核心是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体验整个购物的便利&激励程度。

阅读更多

Read More